观点:艺术世界采访上阳台 (节选跳水台部分)

状态
终稿
链接
已经发布的形式
公众号文章
别人的媒体
发布日期
内容分类
艺术地教育
艺术地思考
艺术地社会实践
备注
分配
最新编辑
上阳台:自营性与“反”焦虑 ——他们的生活将出现共生圈吗? (节选跳水台部分) Amelia|采访、文 上阳台|图片提供 跳水台是上阳台的业主之一,目前有两个发起者:Pop和So。他们实验发起了一系列的公共活动,让普通人成为当代艺术的创作者。他们也曾经在深圳白石洲的驻地艺术项目中,实践让当地居民成为驻地艺术家。Pop和So认为,如果做真正的社会实践艺术,普通人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考都应该被激活。当我们说艺术家,我们要问,谁给了他们做艺术家的资源?没有这些,普通人还能做艺术家吗?终究,什么才是艺术家? 👇 “一个当代艺术家的简历就跟一个县地税局党组副书记的简历一样无聊。” ArtWorld: 能否谈一谈深圳白石洲艺术项目,你们是如何开始这样的项目的,和你们的经历有一定关系吗? So: 我和Pop小时候都有过住在城中村和类似社区的经历,这些地方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活力。居住在城中村里的普通人,大多数是中低收入阶层,所拥有的艺术资源比较少,时间比较少,不像去看展的文艺青年或住在花园小区里的中产那样容易接触到艺术。所以在选择活动地点的时候首先考虑了城中村。白石洲是深圳市中心最大的城中村,有近13万的新移民,除了工薪阶层,也有在附近科技园和华侨城创意园工作的白领,有很丰富的多样性,有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然而目前正面临着全部拆除重建的危机,一些工业区已经被拆除。如果能在这里做点什么或发动大家做点什么都会很有意义,这里以后可能就消失了。2017年年初我们从满宇策划的“居民项目”里了解到白石洲小组,以及参加了一些握手302组织的艺术活动,觉得可以先认识在白石洲里的这些在地组织,交流一下想法。然后我们结识了段鹏、张星、万妍,他们对白石洲有长期的关注、研究和行动,也很支持我们在这里做活动的想法,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居民。随后我们和握手302的成员聊过之后,她们建议我们可以驻地半个月,住在白石洲感受一下。艺术创作活动的最初想法也是在那半个月里慢慢实验出来的,尝试了从一个人的活动到三个人的活动,再到公开招募的多人参加的活动,很多都是第一次,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吧,有很多奇妙的机缘巧合。 ArtWorld: 你们引导居民或是不同职业的人员进行艺术创作,做艺术家,而不是仅仅以他们作为创作对象和题材,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呢? Pop: 我们学习参考了(没有作研究)很多国内外参与式、社会实践类的艺术,普通人的角色从观察者到被介入者,从参与者到合作者,从学习者到教育者都有。但是奇怪的是,在这些项目有这些特点: 1. 艺术实践中,普通人很少和艺术家一样成为创作者; 2. 艺术实践中,普通人很少和艺术家一样成为艺术实践的发起者、策划者; 3. 艺术讨论时,普通人很少拥有和艺术家平等的话语权。 如果我们相信社会实践艺术的价值观,逻辑上来讲,一二三点这样的限制都应该被打破。当然,要强调的是,伦理上主体性地位的平等绝非社会实践类艺术的唯一评判标准。对于第一点,有一些项目请普通人做创作,但是在观念、批判性、组织层面,这一类项目并不把参与者看作是和艺术家有同等严肃性、批判性的当代艺术的创作者,常是艺术家去预先设定好框架、语境、主题、媒介(通常局限于墙画、手工、摄影、摄像等),或者是艺术家去“作品化”普通人所做的素材,两种情况下都形成明显的作者性等级体系,艺术家永远是终极作者。社会敏感性研发部可能是个突出的例外。跳水台艺术创作(面向第一、二点)和写作工作坊(面向第三点)中,也并没有实现完全平等,只是在以这三个现有结构性问题为起点尝试新的方法和关系。 白石洲活动期间,一起看上回参与者的作品展览现场 ArtWorld: 你们是如何开始决定做“跳水台”项目的? Pop: 决定做跳水台有很多原因,比如个人心理原因、生理原因、外部社会现实、机缘巧合等等,我比较话痨,既然你们是《艺术世界》,就只说艺术世界的原因吧。以前我做作品,意识到在艺术机制内,作品本身想多艺术就多艺术,很自由、很开放、很当代,但是做作品这件事情和做艺术家这件事情,可就不艺术啦,都是些什么职业生涯、晋升空间、学历背景、资源整合、行业生态之类的事情。一个当代艺术家的简历就跟一个县地税局党组副书记的简历一样无聊。当然,全球当代艺术主流系统也是一个裙带关系维系的金字塔式的官僚机器,每个简历也都是这个复杂机器的局部截面,自然会显得机械僵硬。很艺术的艺术依靠的是一个很不艺术的机制。 跳水台网站上以前写“making art making”,其实也是“art making art”,就是说不想只是创作艺术,而是想创作艺术创作。如果只是创作艺术作品,作品做完了就放进机器,放进去了,艺术就结束了,而创作艺术创作,就希望艺术的过程是持续的、有内部动力的,不断地当代,不断地艺术。说夸张点,机器制造机器代表工业革命的充分完成,当代艺术也要能产生当代艺术,才能充分地艺术,充分地当代。 👇 “我们不想搞认爹,想搞草根生发。” ArtWorld: 你们如何在课堂上打破艺术史、艺术语言的障碍? So: 为什么去创作就要了解艺术史呢?那么长的艺术史,读得完吗?读完了就能创作吗?而且还是西方白人男性视角为中心的艺术史。好像总是会听到“我不了解艺术史我就不能做艺术”的压力。跳水台的活动里不会讲艺术史,我们会根据主题和参与者群体挑选一些作品案例,有艺术家的,也有非艺术家的,还有往期参与者做的作品。挑选标准有几个,比如,作品不是为白盒子空间而做,作品不是专为艺术市场而做,作品不是为艺术体系内部其他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而做等等。但并不是说排除了这些情况的作品就是好的,而是说它们对于工作坊是相关的(relevant),因此重要。目的是希望能引起讨论,能有所启发。 Pop: 跳水台关注的是一种当代艺术的思考,是艺术思考(art thinking),而不是作为学术学科(discipline)的现当代艺术、艺术史和艺术批评,我们都知道“discipline”也有纪律、规训、管教的意思。搞管教的那些老家伙都很严肃,像搞十六世纪英国文学 一样搞当代艺术,翻译、引进正统欧美经典当代文本,坚信(这种学科性的)学术是资本、权力之外的第三股力量,所以不要资本,不要权力,只要学术资本和学术权力,只效忠英文世界主流学科权威和建制,专门翻译、引介、累积学术资本和学术权力的好东西。当然这已经很难得了,我很尊重管教所。跟那些老人家一样,我也觉得有第三股力量,但我觉得第三股力量可以是更广义上的艺术思考。有人认公仆当爹,有人认藏家当爹,也有人认格林伯格等人当爹,有爹的孩子像个宝,没爹的孩子像根草,我们不想搞认爹,想搞草根生发。格林伯格聪明绝顶,但我们有头发。 学科是专业分工,学科是我教你学,学科的教条对思维的禁锢甚至是反智的,学科设立了与公众、与其他学科、与非学科、非正式知识间的重重障碍。但我们想象的艺术思考不一样,艺术思考是非学科的,不是一套父权式的基于经典、规范和传承的单向家族树状体系,而是开放多元的,基于普遍的智性,即每个人都有不断反思和超越自身固有观念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潜能。学科是名词,艺术史是名词,但艺术思考可以是动词。 跳水台在做艺术理论创意写作工作坊,就是想社会参与式艺术的话语也应当是社会参与式的,就是想以“艺术思考”的角度来做事情。现在“台友”一共写了五十多篇小文本,是艺术思考的实验,但是我们做的事情还很初步。 跳水台在上阳台的艺术创作工作坊 👇 “我们普通人的优势就是我们还不是大国工匠。” ArtWorld: 在这样的环境里除了思想性、话题性的探讨,你们会教授一定的艺术技能作为创作工具吗?普通人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会有怎样的优势? So: 我们不会教特定的“艺术技能”。如果创作中需要用到某方面的技能,可以自己去学或者向其他参与者寻求协助。没有受过艺术训练或者某方面技术训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受技能和形式的束缚,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去探索新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个人的风格等等。而且在创作的时候,也不会被艺术系统里除了创作之外的体制问题、腐朽观点、市场机制、权利结构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所局限住。 Pop: 我自己在读纯艺术专业的时候就基本没有学到技能。各种技能其实大城市里都有地方、有办法可以学,或者找人合作,从暗房到丝网印刷,从编程到针织,要学亚麻布油画之类的偏门邪道,大不了卑躬屈膝考个美院就行了,美院都是技能宝地。很多艺术技能有点像防狼喷雾器吧,当代艺术可以抵抗现实,也可以调戏它,防狼喷雾都可以用得上,也可以不用。有些人没有防狼喷雾,身体成了最好的武器,无论是打太极拳还是肉搏。除了身体,灵魂也可以成为最好的防狼喷雾。 很多艺术家学艺术技能就学到痴迷于技能本身了,最后成了大国工匠,天天缔造中国制造的新神话。我们普通人的优势就是我们还不是大国工匠。 ArtWorld: 你们觉得在当下,阻碍一个人成为艺术家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和教育的关系有多大? Pop: 指的是成为被系统认可的那种艺术家?只能很局限地说,我们接触比较多的是城市里的会看点书的普通人,对于他们,主要障碍不在于知识、技能、意识——这些都是教育可以带来的东西,咱们的因特网时代有很多途径,不是不可能获得的,虽然当代艺术教育途径的开放性、丰富性、可见性远不及水墨之类的老旧东西。 但教育只是整个机制的一部分,也许主要障碍在于动力。我们都时不时地听普通人讲到有这样那样的奇特观察,或做某件奇怪事情或东西的想法,有时候他们自己就会称之为“当代艺术”“行为艺术”,有时不知道怎么叫,好像每个人很自然地就会有这样一些想法,但是然后呢?然后艺术家就会去做,去做得更好,去展览, 去积累作品集,去收获各种东西,而非艺术家几乎从来都不会去做,除非遇到失恋要自杀之类的极端情况给了动力...... 动力并非普通人的主观问题,是因为对普通人成为艺术家这件事,几乎整个当代艺术系统的惯性早已构成阻力——是消极的阻力,而非积极地阻止。而对于进入轨道的艺术家,系统则可以不断地供给动力:展览、收入、报道、讲座等等,让一个艺术家不断地成为艺术家。系统会逼你成功。教育不会逼你成功。 ArtWorld: 上阳台所在的社区会是跳水台进行艺术项目的重要环境因素吗? So: 上阳台所在社区是一个老美院附近的老小区,本地人、老年人比较多,生活节奏慢,社区活动也很少。但附近有一个老年大学和社区图书馆,听说报名很激烈,图书馆里常有老人在看报、看书和练习合唱,还举办一些书画展。跳水台刚进驻的时候尝试在社区里招募居民,但老人反应不大,哈哈。和这里的居民的互动可能要通过其他方式,所以后来开始尝试通过上阳台的社群和朋友圈来召集大家。跳水台之前也试过和驻扎在社区的公益组织合作组织一系列社区艺术创作活动,来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活动形式不太一样。 ArtWorld: 跳水台在上阳台之前有固定的落脚点吗?为什么会需要上阳台这样的空间?你们怎么看上阳台的运营机制和氛围对跳水台项目进行的作用? So: 之前没有固定落脚点,有的在驻地项目中开展,有的与机构或空间合作,有的是在朋友的邀请下,还有的是跳水台往期参与者自己发起的活动。上阳台目前是17个业主共同运营的实践空间,大家平摊租金,共同协商日常事务和空间利用。每个业主做的事情都不一样,有日常经营性质的,也有办活动为主的,各自有不同面向。 加入上阳台成为业主,可以让跳水台以低廉的租金成本在一个地方长期做活动,实验各种事情。同时,常聚集在此的有艺术家、写作者、影像作者、策划人、表演者、行动者、日常生活实践者等等,也吸引了很多非艺术系统内部有趣的、有行动力的、关注特定议题的各种各样的人。跳水台的“台友”可以反复来这个地方参加活动,认识上阳台的其他人,在日常相处中相互激发,感受这里的创造力和活力,获得创作上的支持,有机地形成一个能动、互助的社群。
Powered by
Commotion